首页 > 公文 > 读后感 >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时间:2025-04-29

  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但愿对你写《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有帮助,当然你在我们网站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范文,帮助你写好《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1

  来来回回在飞机上把这本大部头啃完了。虽然后面近代史与现代史的部分大多草草略过,古代史我还是认认真真地看完了。

  书的一开头,作者就说“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很明显,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是要扭转世界史一如既往的\"西方中心论\"。且不说他这个企图有没有成功,我认为他还是起到了科普\"东方中心论\"的作用,也即人类历史起源于东方,一切大事件都与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书中有关\"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狭义的丝绸之路(也即从长安出发,通往南亚中亚的贸易道路)。作者所说的丝绸之路,几乎可以囊括整个亚欧大陆——世界的中心从两河流域逐渐向欧洲转移,这一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也是全球融合的过程。全球化比我们意识到的开始要早得多得多。

  这本书并不晦涩难懂,可以说是一本全球史的科普著作。假如提前熟悉一下世界地图,阅读体验会更顺畅。作者书写的笔法也很有趣,每一章的过渡处会有一种\"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章回体小说之感。比如这段:\"十字军所面临的,也是欧洲所面临的,并不是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反而似乎是一条地狱之路。驰骋在这条路上的,是蒙古人。\"

  总体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一个大致的世界史,这本书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会让你更细致地了解到东方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对我来说,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真的很迷人。我们今天所安身立命的一切,有可能是从几千年前的异域传过来的。在现今的世界,每一个民族与文化,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不可能独善其身。全球化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为什么如此热爱丝路历史——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部全球史。

  以上为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2

  “唉,又是做梦……”我最近经常梦见自己来到了歪歪路小学,在学校30层楼的教室里和杰森、泰伦斯一起上课,朱尔斯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看来这是我最近看《歪歪路小学》“病入膏肓”了,不过这本书实在太对我胃口了!

  书里介绍了一个叫歪歪路小学的神奇学校,光听学校名字就知道这学校有多么不按常理出牌喜欢走“歪路”了。学校原本设计只有一层,30个教室一字排开,结果却被糊涂的建筑师建成了30层,而每层只有1个教室。这本书讲的就是在高耸入云的教学楼的第30层上课的同学们与朱尔斯等老师之间发生的令人捧腹的各种趣事。

  在歪歪路小学的那么多老师和同学中,我最喜欢他们的体育老师——路易斯。虽然路易斯的本职工作只是负责在课间休息时间为同学们发球和管理秩序,但他也经常会和同学们一起打球,玩耍,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有同学受到欺负时,他会挺身而出,保护弱小的同学;而且,他还拥有一身令许多同学羡慕的强壮的肌肉。所以,歪歪路小学的同学们都很喜欢和敬佩他,我也一样。

  另外,我觉得歪歪路小学的校长一点儿也不靠谱,他表面上与同学们做朋友,却由于广播结束后忘记关话筒而让全校都听到了他把同学们叫做“小屁孩”,希望他们“立刻滚出去”。还因为自己不小心撞上了门而发怒,命令全校师生把“门”叫做“咕咕扎”,真是莫名其妙。看来一定是作者以前的校长给他留下了什么心理阴影吧……

  书里面的麦克最喜欢“展示和讲述”这门课,一封沾了桃汁的信、一根脏鞋带都成了他展示和解说的的对象,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妙趣横生。我们学校能不能也开始这样的课程呢?我想,那一定非常有趣!

  我想让我喜欢这本书的真正原因应该是我被那些天马行空行事而又个性十足的老师们吸引了。戏剧性的师生关系正是这本书最大的看点,我把此书郑重推荐给不怕笑痛肚子的同学们。

  以上为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3

  《歪歪路小学》这本书中讲着里面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建造歪歪路小学的建筑师非常粗心大意,它本该只有一层高,三十间教室一字排开,可建筑师却一不小心把它建成了三十层高,每层只有一间教室了。

  在这所小学中,有一个漏洞,那就是没有第十九层,因为没有扎芙斯老师。说到老师,我觉得最古怪的老师是格芙老师,因为它有一个魔法:它的左耳动一动,右耳动一动,再伸一伸舌头,刹时,那个人就变成了苹果。歪歪路小学还有很多古怪的老师,比如朱尔斯老师,它认为在学校里,学生在课堂上闷头大睡、望着窗外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睡觉不是要被批评的吗?还有,路易斯老师的胡子是五颜六色的,脸是红彤彤的。你说歪歪路小学的老师怪不怪?

  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们也各有所长。比比他画画又快又好;乔伊会数亿以内的数字;夏莉很擅长"学习";托德很会思考等等。

  我还有一个问题,《歪歪路小学》是指一条很歪的路上的小学,还是指这个学校是歪的呢?想找到答案,那就快来看《歪歪路小学》吧!

  以上为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4

  成长之路,艰辛坎坷。在这条路上,我们不断地遭受困难挫折,也不断地与之拼搏奋斗;在这条路上,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饱尝了失败的悲伤;在这条路上,我们伤痕累累,却更加坚定地向前走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诚实,我们在路上

  小时候,妈妈在教导我们时,总会说:“做人要诚实”,老师也一遍遍为我们评述着“狼来了”的故事。那时候的我们,天真单纯,也许是因为不敢违抗妈妈的圣旨;也许是因为真的害怕会被大灰狼吃掉,我们一直都恪守着这条原则。后来,我们长大了,却渐渐忘记了这条幼时的训诫。当同学有问题来请教我们时,明明是自己得心应手的难题,我们却淡漠地丢下一个冷冷的背影;当我们发现自己得了不该得到的分数时,却总因为一点虚荣将它遮掩过去;当父母因为我们做错事而批评我们时,我们从不会勇于承认错误,却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推卸责任。现在的我们,也许因为谎言,得到了一些表面上很光彩的东西,但是,诚实,却被我们逐渐淡忘。如同一具披着华丽外衣的森森白骨,诚信,被我们丢在了何处?

  坚韧,我们在路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面对的事越来越多,遇到的困难也不计其数,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挫折。也许是因为我们还很稚嫩,没有经过磨练,所以,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总是灰心丧气,之前的自信和勇气消失殆尽,仿佛觉得这次失败后就再也无法获得成功。于是,我们变得暴躁,变得消极,整天抱怨着生活的不公,却没有花一点时间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每日活在埋怨中,日益沉沦。坚韧在我们身上,体现在何处?

  宽容,我们在路上

  我们的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随着不断的成长,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幼时,我们坚定地诠释着“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要学会宽容”的警言;但时间久了,我们会发现,不顺心的事有太多太多,始终保持宽容,实在太累;为什么每次都是自己受伤害?别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于是,我们不再事事忍让,遇到不合意的事,总会大发脾气,知道得到自己想要的,方才罢休。周围的亲人朋友,都对我们的变化感到诧异,我们的宽容,到何处去了?

  我们一直在成长之路上走着,风花雪月中,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但同时也失去了些什么。尽管有时会为那小小的成就而眉眼弯弯,但我们依然还有着很多不足等待着自己发现。在不断地改变下,我们才能使自己更加完美,最终,化茧成蝶。用笑脸迎接挫折,用行动反击失败,人生的路上太阳正好,天气正晴。就这样迈开大步勇敢向前跨,我们停不住步伐!成长,我们在路上!

  以上为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5

  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中,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是很难更改的,或者说不能做出大的改变,如果更改可能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在《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中,作者博多舍费尔提到:根据你的目标来调整你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作者也给出了他自身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有时候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不同情况下会自相矛盾:他一方面想变富,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工作过度而死。他一方面想获得福报,就会想贫穷是福;另一方面他又想变得富有,因为他憎恨贫穷,贫穷使人生活不幸。

  这让我也想到了自身的一个例子:百天约读之前从不做课程,都是社群模式督促读书和打卡。我觉得应该做一个课程,让大家以课程为中心展开阅读,然而一直没有去做。我一直认为是自己懒癌晚期的原因。看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我跟博多舍费尔一样,价值观是冲突的。

  因为我自己的成长模式是这样的: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搜罗资料,自己寻找答案,然后解决掉它。我认为这样的自由学习方式虽然刚开始慢一些,但一旦掌握了这个底层的规律,学习的乐趣、效率和质量都会上升一个台阶,让你站到不同的高度里去。我还认为阅读也好,学习也好,其过程中的迷茫、孤独和弯路是任何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而唯有在经历这些时,不停探索、不停思考,才可以找寻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些答案别人是无法给你的,只有你自己通过不断地思考才能找到,书籍的阅读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

  而一个课程,是把书中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加上自己的见解呈现到你面前的,这感觉就像别人把一个美味的馒头嚼碎了吐给你吃,想想就很恶心啊。一个课程因为经历过加工再呈现到你面前,它代替了你的思考,而夺去了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也就夺去了他成长的可能性。

  而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阅读体系和他的思考体系是分离的,或者说并不是完全融合的,是两个不一样的系统。

  也就是说,阅读书籍只是一个思考的载体,一个工具。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一个人读了很多书,却依然不知道如何思考,他可能只会复述作者的原话,遇到问题时依然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一个思想深邃者,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思索出来的答案不一定是通过阅读,他可能只是静静地去想。

  那么同样的道理,写作也只是一个思考的载体,他并不会阻碍一个人的思考,相反,凝结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团队思考的结晶,会更高效地传递给他人,让他们主动思考,引发更深入地思考。

  经过这样的一番思绪整理之后,维基笔语正式列入了日程。

  我想通过这样自身的一个例子,告诉大家或许我们都该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觉得该去做但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真的仅仅是因为懒惰或是拖延癌晚期吗?还是这个该做的事情和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有冲突?

  以上为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6

  我学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荣,人们交易全靠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古代人张骞开辟的,它东起我国今陕西西安,往西延伸至罗马。

  本文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情节。张骞到了安息国,把我国当时有名的丝绸赠送给了他们,而安息国也拿了一个非常大了鸟蛋给了我们,每个足有斤把重,这就是中国当时没有的鸵鸟蛋。

  通过这次交易,不仅促进了与各国的友谊,还得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于是,中国更加频繁的与各国交易。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金、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传向各国。并将那里的食物、动物、艺术等引进我国。我国因为吸引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的更加强大。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要和各国之间增加友谊,相互交易,相互取长补短。如果你永远不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展。

  每当想起“丝绸之路”,都会想起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

  以上为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全文内容,如《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500》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