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裁作文 > 美文随笔 > 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时间:2025-04-16

  万事“开头”难,写《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更是如此。那么,一篇满意的《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该如何写呢?本篇就是你的捷径,帮你快速写好一篇《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不妨一起来看看。

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1

  登上四墩岩石,茫茫群山被我踩在了脚下,我好有成就感!“欲与天宫试比高!我——赢——了!”千山万壑也帮我应和。“我——赢——了——”的回声绵长。

  清凉的山风徐徐吹来,阴森森的松涛吹起了口哨,犹如来自天边的最美妙音乐。一时兴起,竟然吟诵起了:

  “雄姿磊落傲苍穹,拔地通天笑大风。雾绕云从九天外,钟鸣客串万山中。四方浩宇长声啸,万壑清风俯首躬。脚下三千飞鸟乱,天宫绝顶叹神功。”

  只身伫立于群峰之上,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英雄气概。

  感慨之余,低头望望脚下,一双崭新的皮鞋,早已是龇牙咧嘴,我一时好胜心疼。现已是木鱼成舟,也是毫无办法。我索性脱下破了的皮鞋,提在手上,光着脚丫在山中茂密的林间小路上前行。山间人迹销匿,我诗意地穿梭于林海,侧闻地籁,仰闻天籁,与天地同化,寻回我蒙尘已久的洁净心灵。

  山回路转,峰回路移。我在不知不觉中,又来到了一座山梁的顶峰。放眼望去是一条长长的小路,顺斜坡横下。

  远远望去,有一位鬓角斑白的老人,正吃力地背着一大回柴禾,踉踉跄跄的沿着横下的`山路往下蹒跚迈步。

  我想,大山中难得见到有人来往,既然有人,去石城小学也就不会太远了。

  于是满怀信心地加快步伐向前赶路。不一会儿,我就追上了前面的那位老人。

  “老爷爷,去石城小学的路是从这儿走么?”

  老大爷一听后面有人在与他打招呼,先是一愣,随后就近在路旁找了个石墩把柴禾停靠好,不慌不忙的从被子系中脱出臂膀,解开胸襟处的几粒衣扣,任山风吹拂,褪褪早已大汗淋漓的热气。

  他眯缝着眼睛,打量起我来,从他眼神中看得出,有些诧异。稍后才慢腾腾回我话:

  “你这人我看着有些怪,大路不走,偏偏要走小路,这后山峰峦叠起,该多危险啦!”

  “大爷。您有所不知,我是到大溪学校去后,顺便从后山抄近道过来的。”

  “哦!哦哦!原来是这样啊。”听说我是老师,他有些肃然起敬。

  我把那双脱了底的破皮鞋,递给老大爷帮我拿着。执意背起了老人停靠在路边的那回柴禾。老人说什么也不答应,但我没经他允许已经背在了肩上。他也没再说什么,我们一路走,一路聊着。

  “您家是山下的呀?”

  “是呢!要不多远就到了我的家。”

  “我就一孤老头子,每半个月要上山一趟。”

  ……

  谈笑间,隐隐地,听到阵阵风声,路旁的松柏树林沙沙作响。我走着想着,漫步旷地,抚孤松而盘桓,白皮松不见一丝颤动,但是树身发出清晰、幽远而悠长的声浪。远处黯然的,是传说中苍龙岭峻峭山峰的影子,只是没了威武的气势,葱茏的山野好像在歇息,收敛了他原有的英姿。有些凉意,我浑身冒出了热汗,还好,没多大一会儿就到了老爷爷家门前。

  我把背上的柴禾,倒在了他的稻场上。

  这位满脸沧桑、鬓角斑白的老人家,非得留我进屋泡杯绿茶,润润喉、歇歇脚再走。好意难却,只得客随主便。品茶歇脚的间隙,听老人言谈举止,全是咬文嚼字,知乎也者。很有一番仙风道骨之感。

  谢过老人,在他老人家的指点下。我又翻过了一道山梁,走进了今天的目的地——石城小学。

  我与当时学校的李校长接洽完毕后,迅速钻进了教室,观摩了学校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了学校领导对前段学校工作开展的汇报。

  工作进展顺利,我在这所学校吃过晚饭,踏着月色,在这所学校三位老师的目送下,渐渐地远去了。

  以上为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2

清明节的习俗随笔作文09-23

小欢喜杂文随笔03-26

随笔小感600字11-02

小龟走好情感随笔06-30

冬天小断章_生活随笔12-08

季札和穷老头历史典故09-01

吴子使札来聘原文及赏析12-23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翻译03-14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阅读答案01-07

木札岭断章作者:长歌采薇12-15

  以上为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3

  除夕这一天,我们家里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宜昌城不同于往年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因为今年市公安局发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公告。

  吃过团年饭,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品茶聊天、更多的是在观看几个小孙孙在各自玩儿奥特曼变形金刚,随着他们小手中遥控的按键操纵,奥特曼一会儿变成了小轿车,在客厅内来回奔驰,一会儿变成了一个“巨人”……真是变幻无穷,看得眼花缭乱,小孙孙们那专注的神情,滑稽的动作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约莫大家在一起一个多小时后,女婿、女儿他们要赶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榔坪的奶奶家又与他们团聚。儿子、儿媳要前往六十多公里远的当阳王店幺爹家吃团圆饭。

  女儿、女婿对我与他妈妈留在家里,有些不放心,要我们一起同往榔坪。儿子、儿媳对他们说:

  “我们到当阳幺爹家团年后,晚上要赶回宜昌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守岁呢!”

  “那我们就放心啦!”女儿、女婿异口同声地说。

  “你们放心到榔坪去吧!”儿子对他妹妹如是说。

  我们一同乘坐电梯下楼,目送远去的一辆辆车,站立在停车场,直到几辆车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才返身回到家里。

  看了一会儿电视,时间已经是下午近六点钟了。我们抓紧时间吃饭,洗澡后换上新衣服,将换洗的衣服迅速洗涤干净,晾晒到阳台上。

  拧开电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开始。我与老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欣赏起“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精彩节目来。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指向晚上九点多钟。随着一阵“笃——笃——”的敲门声,我知道是儿子他们从当阳回来了。

  打开房门,儿子、儿媳、孙子随后进了屋。小孙孙一个劲儿地说个没完,向我们讲述他们到当阳去的一些趣事。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前的火炉四周,观看春晚文艺节目。但是,有时候小孙孙也搞些小插曲。非要看《光头强》,我们大家只得依了他,一起陪同看那些少儿节目。直到他认为看好了为止,我们才又换回电视频道,一家人津津有味地看着精彩纷呈的春晚文艺节目。一直到零点的钟声响起,小孙孙他们觉得有了睡意,先去睡觉了。

  我和儿子始终坚守着,因为除夕“守岁”是我们这儿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的习俗。

  除夕“守岁”这一习俗,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 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 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过,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 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 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 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守岁》一诗中描述的那样: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这一晚,我们家居室大小六间房所有灯光都呈开启状态,通宵灯火齐明,辞岁守岁。

  以上为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4

把握时间的作文12-15

把握时间作文【荐】12-24

把握时间作文【热】12-24

【热门】把握时间作文12-24

把握时间作文【热门】12-24

【精】把握时间作文12-24

把握时间的作文5篇01-08

把握时间的作文4篇12-31

把握时间作文(13篇)12-19

把握时间作文13篇12-19

  以上为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全文内容,如《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走后山随笔小札范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