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寒假到了,甩开繁重学业,释放快乐心情;点燃激情火花,让轻松塞满身心;偶尔来个小聚,享受轻松如意。
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1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庇护(pì) 澄澈(chéng) 掺和(he) 杞人忧天(qǐ)
B.称职( chèn) 滑稽(jī) 羞怯(qiè) 畏罪潜逃(qiǎn)
C.晕眩(xuàn) 虐待(nuè) 鄙薄(bó) 拈轻怕重( niān)
D.禁锢(jìn) 惩戒(chéng ) 蜷伏(quán) 参差不齐( cēn)
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篷勃 安详 神采弈弈 怪诞不经
B.炫耀 惊呀 大相径庭 惊慌失挫
C.徘徊 诀别 晃然大悟 浑为一谈
D.帐篷 纯粹 刨根问底 麻木不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B.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抽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5月10日,大约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云蒙湖附近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临沂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真是“畏事潜逃”了,我以为。
D.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6.名著阅读(8分)
(1)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瑞气有千般罩地。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仰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现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
①《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千辛万苦,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段面线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_________》,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_________》,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4)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4分)
从小到大,路走来。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_________,_________;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古诗词阅读(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生畜,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⑴意暇甚( )⑵语未竟( )⑶盖以诱敌( )
12.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D.尽扑杀而食之。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B.【乙】文说明的道理是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谦虚低调做人。
C.【甲】文最后一段以说明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讽刺的`味道。
D.“暴起”“劈”“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15.蒲松龄的《狼》和吴妍人《狼施威》对狼的描写方法有何不同?(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夭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从马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组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我束手无策。【A】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B】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选自《毕淑敏散文》)
16.本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白蘑菇回家”可谓是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故事内容。(3分)
17.从全文看,结尾“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18.文中【A】【B】两处的画线句使用了两种称呼“青海大汉”和“青海汉子”,请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大汉”和“汉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4分)
19.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歌颂人与人之间宽厚无私的帮助。
B.表达了为人子女者对母亲的孝心。
C.赞扬了质朴而又美好的社会风尚。
D.体现孝母之心对人们心灵的触动。
20.“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遇见”,也许遇见一本书,启迪你人生的方向和航程;也许遇见一朵花,带给你沁人的美丽和欢喜;也许遇见一只鸟,留给你莫名的难过与悲伤;也许遇见一个人,带给你些许的温馨和感动……遇见是一种阅历,遇见是一种缘分,遇见是一种幸福……
请以“遇见你,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不少于 600字。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B 6.⑴①大闹蟠桃会、偷吃人参果(或“大战二郎神”、“三打白骨精”)②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钯,沙僧的降妖宝杖。⑵《山海经》《鉴略》《天演论》
7.⑴不知何处吹芦管⑵山入潼关不解平⑶便引诗情到碧霄⑷我想那缥渺的空中⑸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8.示例:它如莲花,绽放在六月碧绿的荷塘里;它如桂花,绽放在八月金黄的稻田边
9.“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10.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11.⑴神情⑵同“尽”,结束。⑶原来是12.D 13.⑴你是这么愚蠢的动物,哪能和我相比呢?⑵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14.C15.甲文描写了狼是贪婪狡猾和凶残,乙文描写了狼是一个狡诈的终结者角色。
16.在青海出差时,我给妈妈买了一袋白蘑菇;白蘑菇不易保存,宾馆服务员告诉我保存的方法并帮我把蘑菇装箱;火车上,青海大汉和车友们无私地帮我;我最终把白蘑菇平安地带给妈妈。17.这句话写出了白蘑菇的味道鲜美,同时也赞叹女儿的孝心,赞美陌生人的心灵之美。18.【A】动作描写;“二话不说”“重新装箱”“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等一串动作,表现出“青⑴海大汉”助人时的利索、豪爽和热心。
【B】语言描写;一句“很要紧的事”竟是“白蘑菇炖鸡最鲜”,表现出“青海汉子”对妈妈的关心,细致、周到中体现着他的纯真、善良。19.B 20.内容上:“妈妈”一词触动着每个人心底的善意,她能够轻松唤起人们对爱的共鸣。一路上人们的无私帮助,既反映着人们纯洁善良的心,也体现着人们对母亲的崇高敬意。结构上:“妈妈”在开篇和结尾处出现,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或:“妈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21.略
以上为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2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庇护(pì) 澄澈(chéng) 掺和(he) 杞人忧天(qǐ)
B.称职( chèn) 滑稽(jī) 羞怯(qiè) 畏罪潜逃(qiǎn)
C.晕眩(xuàn) 虐待(nuè) 鄙薄(bó) 拈轻怕重( niān)
D.禁锢(jìn) 惩戒(chéng ) 蜷伏(quán) 参差不齐( cēn)
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篷勃 安详 神采弈弈 怪诞不经
B.炫耀 惊呀 大相径庭 惊慌失挫
C.徘徊 诀别 晃然大悟 浑为一谈
D.帐篷 纯粹 刨根问底 麻木不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B.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抽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5月10日,大约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云蒙湖附近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临沂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真是“畏事潜逃”了,我以为。
D.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6.名著阅读(8分)
(1)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瑞气有千般罩地。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仰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现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
①《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千辛万苦,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段面线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_________》,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_________》,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4)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4分)
从小到大,路走来。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_________,_________;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古诗词阅读(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生畜,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⑴意暇甚( )⑵语未竟( )⑶盖以诱敌( )
12.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D.尽扑杀而食之。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B.【乙】文说明的道理是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谦虚低调做人。
C.【甲】文最后一段以说明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讽刺的`味道。
D.“暴起”“劈”“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15.蒲松龄的《狼》和吴妍人《狼施威》对狼的描写方法有何不同?(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夭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从马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组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我束手无策。【A】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B】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选自《毕淑敏散文》)
16.本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白蘑菇回家”可谓是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故事内容。(3分)
17.从全文看,结尾“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18.文中【A】【B】两处的画线句使用了两种称呼“青海大汉”和“青海汉子”,请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大汉”和“汉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4分)
19.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歌颂人与人之间宽厚无私的帮助。
B.表达了为人子女者对母亲的孝心。
C.赞扬了质朴而又美好的社会风尚。
D.体现孝母之心对人们心灵的触动。
20.“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遇见”,也许遇见一本书,启迪你人生的方向和航程;也许遇见一朵花,带给你沁人的美丽和欢喜;也许遇见一只鸟,留给你莫名的难过与悲伤;也许遇见一个人,带给你些许的温馨和感动……遇见是一种阅历,遇见是一种缘分,遇见是一种幸福……
请以“遇见你,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不少于 600字。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B 6.⑴①大闹蟠桃会、偷吃人参果(或“大战二郎神”、“三打白骨精”)②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钯,沙僧的降妖宝杖。⑵《山海经》《鉴略》《天演论》
7.⑴不知何处吹芦管⑵山入潼关不解平⑶便引诗情到碧霄⑷我想那缥渺的空中⑸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8.示例:它如莲花,绽放在六月碧绿的荷塘里;它如桂花,绽放在八月金黄的稻田边
9.“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10.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11.⑴神情⑵同“尽”,结束。⑶原来是12.D 13.⑴你是这么愚蠢的动物,哪能和我相比呢?⑵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14.C15.甲文描写了狼是贪婪狡猾和凶残,乙文描写了狼是一个狡诈的终结者角色。
16.在青海出差时,我给妈妈买了一袋白蘑菇;白蘑菇不易保存,宾馆服务员告诉我保存的方法并帮我把蘑菇装箱;火车上,青海大汉和车友们无私地帮我;我最终把白蘑菇平安地带给妈妈。17.这句话写出了白蘑菇的味道鲜美,同时也赞叹女儿的孝心,赞美陌生人的心灵之美。18.【A】动作描写;“二话不说”“重新装箱”“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等一串动作,表现出“青⑴海大汉”助人时的利索、豪爽和热心。
【B】语言描写;一句“很要紧的事”竟是“白蘑菇炖鸡最鲜”,表现出“青海汉子”对妈妈的关心,细致、周到中体现着他的纯真、善良。19.B 20.内容上:“妈妈”一词触动着每个人心底的善意,她能够轻松唤起人们对爱的共鸣。一路上人们的无私帮助,既反映着人们纯洁善良的心,也体现着人们对母亲的崇高敬意。结构上:“妈妈”在开篇和结尾处出现,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或:“妈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21.略
以上为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3
第一部分(1—6题,24分)
阅读理解,看似无规律可循,其实大量的习题做完以后还是会发现,问题的模式、答案的套路都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我们教学团队根据历年阅读理解的习题的问答模式,整理了一套非常实用、全面的现代文阅读知识和解答技巧,以供参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 (fàn)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 )色的长墙。轻飞 (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 )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2.下列语境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
3.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山尖全白了,_________。(老舍《济南的冬天》)
②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⑥《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B.《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
C.《女娲造人》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人们对人是怎样产生的一种合理解释。
D.《荷叶·母亲》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
5.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号召同学们竞争各学科科代表,你想自荐担任初中语文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呢?(不超过40字,4分)
6.探究下面的材枓,完成后面问题。(4分,每小题2分)
农夫和鹤
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都被捉住了,其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它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柔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他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鸟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它们得到同样的命运。”
(1)这则材料的出处是( )
A.《繁星》《春水》 B.《伊索寓言》 C.《安徒生童话》 D.《格林童话》
(2)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4题 46分)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分,每句只划一处)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9.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童趣
沈复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每小题1分)
(1)项为之强 强:___________。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怡然:___________。
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驱之别院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B.为人谋而不忠乎 项为之强
C.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又名“鬼市”云
D.使之冲烟而飞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每小题2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翻译:
(2)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翻译:
13.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4.选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三件趣事?(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5.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分)
16.对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答:
18.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19.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2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
21.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答:
22.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
答:
23.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5题,50分)
25.作文(50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 ”为题,写一篇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
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2分,写字全对得1分,注拼音全对得1分)
泛 dài 曼 qián
2.D (3分)
3.(8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①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②曲径通幽处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3分) A
5.(4分)开放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0字,含标点。
示例:我的语文成绩不是最好,但我有信心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使自己语文成绩更好,相信我。
6.(4分)
(1)(2分)B
(2)(2分)开放题,找准角度,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示例一:不要与坏人为伍。
示例二:人的美丽不在外表。
示例三:有美丽外表的人做坏事同样为人们所不齿。
第二部分(46分)
(一)(5分)
7.(1分,有错不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2分)B
9.(2分)拟人(1分),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1分)。
(二)(14分)
10.(2分,每小题1分)
(1)通“僵”,僵硬
(2)安适、愉快的样子
11.(2分)C
12.(4分,每小题2分)
(1)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里争斗。
13.(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4.(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
(三)(12分)
15.(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田畴春图 河畔春图 果园春图
16.(3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草萌发的景象,表现了小草生长的神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17.(2分,意思对即可)
喧嚷的原意是喧闹吵嚷,在句子中的含义是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
18.(2分,意近即可)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
19.(2分,句子结构相似,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四)(15分)
20.(3分,意思对即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
21.(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
22.(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孩子小时侯脚得\"白嫩、柔软\"和父亲脚得\"宽大、粗糙\"形成对比。
(2)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23.(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24.(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
第三部分(50分)
25.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50-46 二类文:45-40 三类文:39-30 四类文:29分以下
附:同题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灰暗……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而我想感恩我的母亲,因为是她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11月25日是感恩节,我回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准确的答案做完了。我心里想:妈妈每天上班是那么的辛苦,回来还要烧饭、炒菜、烧水、拖地……真是累上加累,辛苦上加辛苦啊!趁着今天是感恩节,让我来炒一个菜吧。说完,我马上跑到冰箱旁,取出冰箱内的番茄和鸡蛋,再把冰箱门关上,跑到厨房我先把油40克、葱10克、白糖10克、精盐4克这些材料准备好,再把番茄洗干净,切成一片一片放入碗中,再把鸡蛋打碎,弄均匀,然后再把煤气桶拧开,把煤气灶打开,再向锅里放入一些油,油弄热后,把鸡液倒入翻炒,再把鸡蛋盛出,把西红柿放进去炒,再把两种食物放在一起,然后放入作料,就出锅了。妈妈回来后,看见桌上的一盆番茄炒蛋后满量的疑问,就说:“这是谁炒得啊?这么香。”话音一落,我马上从妈妈的背后跳了出来,对妈妈说:“感恩节快乐!这是我亲手做的,你快尝尝看吧!”说完,妈妈就拿起筷子开始吃了,吃时妈妈脸上透露出甜甜的微笑,还不时夸我做的真好吃。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祝全世界的人感恩节快乐!
以上为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4
第一部分(1—6题,24分)
阅读理解,看似无规律可循,其实大量的习题做完以后还是会发现,问题的模式、答案的套路都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我们教学团队根据历年阅读理解的习题的问答模式,整理了一套非常实用、全面的现代文阅读知识和解答技巧,以供参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 (fàn)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 )色的长墙。轻飞 (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 )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2.下列语境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
3.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山尖全白了,_________。(老舍《济南的冬天》)
②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⑥《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B.《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
C.《女娲造人》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人们对人是怎样产生的一种合理解释。
D.《荷叶·母亲》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
5.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号召同学们竞争各学科科代表,你想自荐担任初中语文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呢?(不超过40字,4分)
6.探究下面的材枓,完成后面问题。(4分,每小题2分)
农夫和鹤
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都被捉住了,其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它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柔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他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鸟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它们得到同样的命运。”
(1)这则材料的出处是( )
A.《繁星》《春水》 B.《伊索寓言》 C.《安徒生童话》 D.《格林童话》
(2)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4题 46分)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分,每句只划一处)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9.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童趣
沈复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每小题1分)
(1)项为之强 强:___________。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怡然:___________。
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驱之别院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B.为人谋而不忠乎 项为之强
C.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又名“鬼市”云
D.使之冲烟而飞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每小题2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翻译:
(2)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翻译:
13.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4.选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三件趣事?(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5.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分)
16.对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答:
18.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19.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2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
21.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答:
22.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
答:
23.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5题,50分)
25.作文(50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 ”为题,写一篇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
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2分,写字全对得1分,注拼音全对得1分)
泛 dài 曼 qián
2.D (3分)
3.(8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①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②曲径通幽处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3分) A
5.(4分)开放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0字,含标点。
示例:我的语文成绩不是最好,但我有信心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使自己语文成绩更好,相信我。
6.(4分)
(1)(2分)B
(2)(2分)开放题,找准角度,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示例一:不要与坏人为伍。
示例二:人的美丽不在外表。
示例三:有美丽外表的人做坏事同样为人们所不齿。
第二部分(46分)
(一)(5分)
7.(1分,有错不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2分)B
9.(2分)拟人(1分),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1分)。
(二)(14分)
10.(2分,每小题1分)
(1)通“僵”,僵硬
(2)安适、愉快的样子
11.(2分)C
12.(4分,每小题2分)
(1)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里争斗。
13.(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4.(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
(三)(12分)
15.(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田畴春图 河畔春图 果园春图
16.(3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草萌发的景象,表现了小草生长的神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17.(2分,意思对即可)
喧嚷的原意是喧闹吵嚷,在句子中的含义是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
18.(2分,意近即可)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
19.(2分,句子结构相似,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四)(15分)
20.(3分,意思对即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
21.(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
22.(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孩子小时侯脚得\"白嫩、柔软\"和父亲脚得\"宽大、粗糙\"形成对比。
(2)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23.(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24.(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
第三部分(50分)
25.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50-46 二类文:45-40 三类文:39-30 四类文:29分以下
附:同题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灰暗……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而我想感恩我的母亲,因为是她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11月25日是感恩节,我回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准确的答案做完了。我心里想:妈妈每天上班是那么的辛苦,回来还要烧饭、炒菜、烧水、拖地……真是累上加累,辛苦上加辛苦啊!趁着今天是感恩节,让我来炒一个菜吧。说完,我马上跑到冰箱旁,取出冰箱内的番茄和鸡蛋,再把冰箱门关上,跑到厨房我先把油40克、葱10克、白糖10克、精盐4克这些材料准备好,再把番茄洗干净,切成一片一片放入碗中,再把鸡蛋打碎,弄均匀,然后再把煤气桶拧开,把煤气灶打开,再向锅里放入一些油,油弄热后,把鸡液倒入翻炒,再把鸡蛋盛出,把西红柿放进去炒,再把两种食物放在一起,然后放入作料,就出锅了。妈妈回来后,看见桌上的一盆番茄炒蛋后满量的疑问,就说:“这是谁炒得啊?这么香。”话音一落,我马上从妈妈的背后跳了出来,对妈妈说:“感恩节快乐!这是我亲手做的,你快尝尝看吧!”说完,妈妈就拿起筷子开始吃了,吃时妈妈脸上透露出甜甜的微笑,还不时夸我做的真好吃。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祝全世界的人感恩节快乐!
以上为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5
第一部分(1—6题,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fàn)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 )色的长墙。轻飞(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 )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2.下列语境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
3.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山尖全白了,_____________。(老舍《济南的冬天》)
②,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
⑥《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B.《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
C.《女娲造人》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人们对人是怎样产生的一种合理解释。
D.《荷叶母亲》是当代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
5.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号召同学们竞争各学科科代表,你想自荐担任初中语文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呢?(不超过40字,4分)
6.探究下面的材枓,完成后面问题。(4分,每小题2分)
农夫和鹤
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都被捉住了,其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它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柔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他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鸟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它们得到同样的命运。”
(1)这则材料的出处是()
A.《繁星》《春水》B.《伊索寓言》C.《安徒生童话》D.《格林童话》
(2)我的启示:
第二部分(7-24题46分)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分,每句只划一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9.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童趣沈复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每小题1分)
(1)项为之强强: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怡然:
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驱之别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B.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
C.故时有物外之趣故又名“鬼市”云
D.使之冲烟而飞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每小题2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翻译:
(2)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翻译:
13.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4.选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三件趣事?(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5.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
是、、天空春图、。(3分)
16.对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答:
18.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19.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2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
21.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答:
22.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
答:
23.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
第三部分(25题,50分)
25.作文(50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为题,写一篇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
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2分,写字全对得1分,注拼音全对得1分)
泛dài曼qián
2.D(3分)
3.(8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①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②曲径通幽处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3分)A
5.(4分)开放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0字,含标点。
示例:我的语文成绩不是,但我有信心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使自己语文成绩更好,相信我。
6.(4分)
(1)(2分)B
(2)(2分)开放题,找准角度,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示例一:不要与坏人为伍。
示例二:人的美丽不在外表。
示例三:有美丽外表的人做坏事同样为人们所不齿。
第二部分(46分)
(一)(5分)
7.(1分,有错不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2分)B
9.(2分)拟人(1分),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1分)。
(二)(14分)
10.(2分,每小题1分)
(1)通“僵”,僵硬
(2)安适、愉快的样子
11.(2分)C
12.(4分,每小题2分)
(1)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里争斗。
13.(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4.(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
(三)(12分)
15.(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田畴春图河畔春图果园春图
16.(3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草萌发的景象,表现了小草生长的神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17.(2分,意思对即可)
喧嚷的原意是喧闹吵嚷,在句子中的含义是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
18.(2分,意近即可)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
19.(2分,句子结构相似,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四)(15分)
20.(3分,意思对即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
21.(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
22.(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孩子小时侯脚得\"白嫩、柔软\"和父亲脚得\"宽大、粗糙\"形成对比。
(2)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23.(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24.(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
第三部分(25题,50分)略
以上为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6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
1.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嫉妒(hù) 含情脉脉(mò)
B.教诲(wǔ)玲珑剔(tī)透
C.防御(xiè)精神恍(huǎnɡ)惚
D.眼睑(jiǎn)万马齐喑(yīn)
2.下列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吩付 大臣 建筑 游泳
B.编写 硝毁 传统 陪伴
C.规律 派遣 羞耻 遮蔽
D.交外 噪音 乌鸦 楷歌
3.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乃(你的)翁 干将(得力将士)发硎 国泰(像泰山一样看重)民安
B.王孙(指诗人自己)自可留 不拘(限制)一格 兴高采烈(旺盛)
C.几时休(停止) 流离(转徙离散)失所 纵有(横竖都有)千古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
1.《珍珠鸟》一课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作者在文中感叹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一句中,“鸟的天堂”是指那棵茂盛的大榕树,正是这棵大榕树,为鸟留下了理想的生活环境。( )
3.“士人读书”讲究“三要”:一要有志,二要有识,三要有恒。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
4.《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了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 )
三、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改为陈述句)(2分)
2.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缩句)(2分)
3.“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这句话中的“月”指______,“星”指______,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4分)?
4.照例句,发挥想象写下去。(3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______,就______;如果你是______,就______;如果你是______,就______。
四、按课文的内容填空。(15分)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母亲的评价常常是______,父亲的评价常常是______,于是“我”觉得母亲______,父亲______。在这一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变化。
2.《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他的诗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______”。诗中写明月泉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比如岳飞所说的关于珍惜时间的“______”;朱熹也有一句跟这意思相近,这句是“______”。
五、阅读理解。(22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 ),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问句,第2个是______句。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3分)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并将其填入文中括号中。(2分)
3.用“ ”画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2分)
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蔺相如呢?(3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嘲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将第3自然段缺少的标点符号填在文中。(5分)
2.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2分)
(2)找到文中先后两次写车厢里静下来的语句,想一想“静”的原因有什么不同?(2分)
3.读完全文,我们都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为此,请你设计一句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语,以警示世人。(3分)
六、表达交流。(6分)
对每个人来说,父母的爱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财富,对父母来说,儿女的回报又成了蓝天下最美丽的风景。请你根据下面的情况,说说自己的真心话。
1.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会心疼地对他们说:?
2.当生病的你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时,你会动情地对他们说:?
3.当你在别人面前说起自己的父母时,你会深有感触地说:?
七、习作。(30分)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定王母娘娘知道人间变化后,愿意将织女送到人间生活。请你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不一样的结局。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1.D 2.C 3.B
二、1.~~~ 2.× 3.~~~ 4.×
三、1.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2. 噪声震耳欲聋。
3. 圆明园 圆明园周围的小园 比喻 众多小园环绕圆明园的态势
4. 一棵小草 增添一分春色 一只蜜蜂 酿造一份甜蜜 一丛鲜花 吐露一片芬芳
四、1.“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慈祥 严厉 得意 失望 醒悟 2.唐 王维 画中有诗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五、(一)1.疑问 反问 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 2.负荆请罪 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4. 廉颇是个为保卫国家,英勇善战的人,为了国家利益负荆请罪,勇于改正错误。蔺相如是个足智多谋,临危不惧,顾全大局和一切以国家利益着想的人。
(二)1.“ ,” ,“ , 。 , 。 。 , !” 2.(1)说明战争使健壮的年轻人都失去了生命。 (2)第一次“静”是在老头的目光狠狠扫视下静下来的;第二次是听到这位母亲疯了的原因后静下来的。前者是在人的制止下静下来的;后者是听到事情经过受到强烈震撼后静下来的。 3.示例: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六、示例:1.“爸爸妈妈,不要生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事情马上就会过去。” 2.谢谢爸爸妈妈,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日夜照顾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健康成长啊! 3.“父母养育我长大,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和心血,我从心底感谢他们。”
七、提示:紧扣“不一样”,写出王母娘娘来到人间后,看到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富强的景象,于是,她高兴地同意织女嫁给牛郎,让她留在人间过幸福的日子。
以上为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全文内容,如《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语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