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时间:2023-11-23

  导语: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1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大夫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大夫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晋景公侧耳倾听。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大夫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诊断病情。诊断后,那大夫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大夫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大夫,让他回秦国去了。

  这一故事在史料中记载为:“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它常常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左传·成公十年》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2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统一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立即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兵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3

  【拼音】dié dié bù xiū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汉文帝派一位公主给匈奴王稽粥做王后,确保边境安宁,让宦官中行护送公主前去,中行到后就投降匈奴,为匈奴出谋划策。汉朝的使臣去讥笑匈奴人一家住一个帐篷,中行回敬他们只会衣冠楚楚喋喋不休地说过没完。

  【出处】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汉书·张释之传》

  【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近义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津津乐道

  【相反词】默不做声、守口如瓶、默默无言

  【歇后语】酒桌上的盘子

  【英文】talk somebody's earoff

  【其它使用】

  ◎ 当那个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再一次响起的`时候,我只有竭力压制我的厌烦。

  ◎ 赫鲁晓夫已知毛泽东的态度,便喋喋不休地蜿山蜒水,连遮带掩。

  ◎ 这么一个平时爱畅怀大笑的中州汉子,此刻却眼泪簌簌地喋喋不休:

  ◎ 不耐烦读那些喋喋不休、多卷多集的"巨著"。

  ◎ 她正要讲自己小时候多没福,女儿打断了她,说她喋喋不休,烦人。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4

  出自 《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原指财宝能致祸。 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显而易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贪图财宝会招来祸患。在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所以,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被打败。

  词义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左传》的意思是,自己不要贪图财宝,可以免祸,但是,绝对不是说毫无原则地把自己的\'所有财宝都送给别人;别人如果贪图财宝,也许一开始能得逞,但是,如果不知满足,也就必然招来祸患。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怀才其罪”,甚至“怀色其罪”等等。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去炫耀或者贪图财宝、才华、美貌的时候,常常会招来祸患,财宝、才华、美貌本身都没有罪过,但是,以此来炫耀或者贪图这些的时候,就可能引来灾祸了。

  《周易·系辞上传》中说:“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也就是这个道理。张尔岐先生说:“如慢藏而不知防者,是教人使盗;冶容而好自炫者,是教人以淫,何莫非自致哉!”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究竟是弊病呢,还是至理名言呢?如果谁愿意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而招致祸患,那么,尽管去炫耀、贪图。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5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山水诗人,他不仅诗写得好,书法也承袭家法。宋文帝非常赏识谢灵运的\'个人才华,便将他的书法与诗合称为“二宝”,虽然如此,宋文帝却没有在很多国家大事上重用谢灵运。谢灵运对于自已没有被重用而无法参预朝政一直感到愤愤不平,后来他干脆辞掉了官职回到老家,生活于乡间里,平日里脚穿木屐,随兴而作,写下了非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妙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等这样有名的诗句就是谢灵运当时写下的。有人当面赞不绝口地对他说:“谢公才华盖世,卓而不群,令人非常敬佩!”谢灵运听了捧腹大笑,他大声说道:“自从魏晋以来,历史上如果天下的文学才华总共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的话,那么曹植一个人就独占了八斗,我谢灵运只占了区区一斗,其他人总共只分得一斗。”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谢灵运虽然对自已的才华非常自负,但他却知道曹植要比自已强很多。

  【才高八斗例句】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不佞姓苏,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陈国凯《代价》:“可是对那些和他一样,对美术一窍不通的客人,他则大谈古往今来的诗画名幅了,往往使人肃然起敬,觉得丘建中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造句】

  只要在学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努力,有了成绩不得意忘形就相当于胜过才高八斗。

  不论才高八斗还是想像力丰富或者是两者兼备,这些都不是造就才气无双的真正原因。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6

  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穷书生看到《淮南子》里有这样一段:“得到螳螂捕知了的时侯用来遮蔽自已的那片树叶就可以用来遮蔽自已的身体。”于是他就经常到树下等,想得到那片树叶。有一天他终于看到螳螂拿着树叶准备捉知了,结果他去摘叶子的时侯不小心叶子掉了下来,这时侯他分不清楚是哪片树叶了,于是他把树下的叶子全都扫回去,到了家里一片片的试验并问他的.妻子能不能看见他。他的妻子开始回答他看得见,多试几次厌烦了便说看不见,他高兴极了,便带着这片叶子进城随手拿别人的东西,后来被县吏抓起来押到县衙里,县官审问他的时侯听他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县官听了觉得很不可思议又觉得很好笑,最后县官还是没有治他的罪把他放了。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7

  我的很多兴趣都是源自于生活,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产生,因此认为兴趣是耳濡目染的产物,而不是天生就有的。喜欢种花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无所不能的妈妈经常做一些让我出乎意料的手工作品。她会叠很多精致的折纸,在我看来她是那么的心灵手巧,我虽然比不上她,倒也从她身上学了两招。阳台也经常摆放很多叫不出名,婀娜多姿的花草;喜欢看书是因为父亲是个才高八斗的教授,从小我就能看到各方面的儿童读物,于是自然从中学到不少,却也唯独钟爱上了文学;喜欢唱歌是因为小时侯在看过一个乐团的演奏,之后便开始没事就哼哼叽叽。印象中每次身边有什么喜庆的活动,我都会被送上台去一展歌喉;喜欢写文字是因为发现文字的`组合实在太神奇了,几十个上百个的字拼凑在一起,就成了一首优美的诗篇。喜欢画漫画是因为偶然间看了堂哥画的一只加菲猫,简直跟书上的如出一辙,后来就迷上了画画。在学校的时候,没事就买来纸笔乱涂鸦,然后送给班上的同学,真感谢她们当初没有嫌弃呀。……虽然我的每一个兴趣都没有能够成为我事业的垫脚石,但它们却让我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也起到了安定情绪的作用。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侯,我就会做我爱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一切又都变得美好起来。

  【耳濡目染例句】

  清.八宝王郎《冷眼观》第二十四回:“又被这面银牌上的五百万金耳濡目染,终日眼睛看惯了,耳朵听熟了,所以立意一丝儿事业都不肯做,只等三十岁上,拿稳了来发财。”

  秦牧《艺海拾贝.蒙古马的雕塑》:“这道理,‘耳濡目染,熟能生巧’几个字,就尽够说出个中道理。”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耳濡目染造句】

  从小在一个赫赫有名的音乐世家里长期生活,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便会对音乐产生兴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在一个不良的环境里呆久了受到耳濡目染便很容易会成为一丘之貉。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全文内容,如《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图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