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引导语:《晏子使楚》教学课件如何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1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晏子使楚教学课件 ,欢迎阅读。
第一课时
一、认识晏子,了解晏婴以及晏子春秋,引出课题
二、学习生字生词。
三、加小标题,了解故事梗概。
四、学习课文,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试着运用。
2.培养学生默读能力,要求有速度能理解地默读,每分钟300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欣赏课本剧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谁能说说《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二、抓对话,体会人物形象,指导朗读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以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故事的对话,先读一读。(幻灯片出示)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关注人物对话的提示语。请你来读一读他说的话,动作表情可以演出来。这位同学从对话中分析了晏子的人物形象,谁能从对话中感受一下楚王的形象啊?你来读一读。
找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一段晏子和楚王的`对话。
(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二次斗智。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面对楚王又一次对自己和祖国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次回敬楚国: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无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这段对话非常精彩,不仅是晏子的语言精彩,因为他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而且晏子的表情也极其有趣,他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晏子的这句话极具讽刺意味,比正颜厉色更有力量。)
同学们看,这篇课文就是这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生动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三、拓展阅读:《负荆请罪》
我们一起读一读补充教材一:《负荆请罪》。认真读读本文的对话,说说你的体会,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大家的默读速度能达到每分钟300字吗?这篇文章共有482字,老师给你们两分钟的默读时间。
接下来再给大家几分钟思考的时间,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
四、拓展阅读:《周恩来妙语》
我国古代的经典作品是这样,那么,现代作品是不是也有用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的例子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周恩来妙语》,这篇文章是182个字,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老师把周总理的巧妙回答空出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会怎么说。
学生猜测。最后出示答案,说说周总理是什么样的形象?
五、拓展阅读:《变色龙》
中国的作品有非常多这样用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经典作品,我们再来看一篇外国的,你看看在外国文学作家的笔下,通过语言来让人物绽放出光彩的,你感受感受。一起来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文章比较长,900多字,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怎么样?读懂了吗?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一篇。它没有风花雪月的景物描写,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安排,作家在描述一个警官偶然审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中,用大段的对话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灵魂丑恶,面目可憎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六、学生激活已读作品中典型例子
其实我们读过的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对话,你们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段人物对话,让你特别喜欢或者讨厌某个人物,或者让你一想起来就觉得乐。
七、总结写好人物对话的方法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阅读和分享,大家可以体会到写好对话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想写好人物的对话要注意什么呢?
1.关于说话的内容
说话的内容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品味、学识等等。
举例1:(1)“我好喜欢哦!”
(2)“我超级喜欢的!”
(3)“我也喜欢。”
你觉得哪句是7岁的孩子说的?哪句是17岁的少年说的?哪句是70岁的老人说的?
举例2: (1)“这年头,钱越来越难挣了。”
(2)“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很多行业受到冲击。”
哪句是做买卖的人说的?哪句是经济学家说的?
2.精彩藏在提示语里
(1)精彩的提示语,包含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让人物充满立体感。
(2)不带“说”字的提示语
一个字:呼、吟、读、骂、吼、夸……
两个字:谈话、议论、商量、发言、辱骂、诅咒、劝告、分辩……
成语: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窃窃私语、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快人快语、打开天窗说亮话、一语道破天机、妙语惊人……
明人不说暗话、妙语连珠、唇枪舌剑、巧舌如簧、强词夺理、信口雌黄、胡说八道、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读背两分钟,记得越多越好。
谁能挑一个做提示语,说一个说话句……
八、实战:写对话
情境一:妈妈怨气十足:“这家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这时候爸爸和你在旁边是怎么说的,有什么表情啊,动作啊,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写一组人物对话。
情景二:做晚饭时,妈妈发现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正在看电视,不肯去。妈妈非要我去,我只好去。
多少说的话没有写出来?大家说说。
用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运用,不要写哑巴作文。当你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会感慨,原来人那么会说话!
以上为《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2.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①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②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①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②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①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②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以上为《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朗读、分角色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重点、难点:
反复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正是这样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板书课题:晏子使楚)“使”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课题的意思。晏子出使的背景:楚强齐弱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3)、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 )。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 )而且( )。
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 ),而且( )。
(4)、反馈(板书:楚王晏子侮辱欲显威风)
3、细读课文合作学习
师: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然段,填写下表: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2)、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3)、填表:
事件
楚王 晏子 结果
进城门
见楚王
赴酒宴
(4)、反馈:(板书反驳机智善辩)
4、品读对话体会形象
(1)重点赏析---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
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②、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③、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体会文中三处“只好”的含义。
(3)反馈
楚王:目空一切、傲慢无礼晏子: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5、观看《晏子使楚》视频
师: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又一次挫败了楚王。
板书(自取其辱捍卫尊严不敢不尊重)
6、赏读语言 日积月累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出相关的成语.
(1)、人们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4)、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容易做盗贼吧!( )
(5)、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被大夫取笑了。( )
7、体验反思: 楚王自恃国事强盛,几次三番侮辱晏子和齐国,最后还是晏子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那晏子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推理训练:
(1)、能维护自己和国家尊严,是个爱国的\'人。
晏子能维护齐国的利益。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巧妙战胜对手的人,是个有智慧的人。
晏子用善辩的口才战胜楚王。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的,
我是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想像天空:
(1).晏子完成了使命回到齐国后,齐王给他举行了庆功宴,假如你是齐王,你会怎么说?
(2).楚王那盛气凌人的样子让人感到气愤,咱们给他写封信劝劝他好吗?主要说些什么呢?
任选一题,展示一下口才吧!
10、相关链接: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我们美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路,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走路了。”这个记者听后,倍感羞愧。
11、推荐阅读: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12、推荐作业:把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也可以在家里和父母体验一下表演的快乐!
13、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我们见识了一位才智过人,热爱祖国的人才--晏子。真可谓: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卫尊严。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
不敢不尊重
楚王-------------→晏子
欲显威风机智善辩
自取其辱捍卫尊严
以上为《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构想
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在教学中,采用整体把握――思考领悟――深入探究――迁移运用四部展开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使学生在读中领悟、体会。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比较准确地复述课文,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晏子像),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晏子都有哪些了解?
小结: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晏子身高不过五尺,是齐国的大夫,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有一回,齐国派晏子到楚国去,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初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字词)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把这些词语读准确?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吗?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晏子使楚讲了哪几件事情?(随机板书)
4.楚王这样对待晏子,结果呢?晏子是如何赢得楚王的尊重的?
5.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晏子凭借机智的语言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6.把晏子说的话在书中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思考领悟
I.学习第一个故事。
1.(出示第一段话)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晏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2.再来读读晏子的话,想一想,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引导学生谈出晏子聪明、勇敢、爱国以及楚王的仗势欺人、霸道等)
4.有感情地朗读晏子的话。
5.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个机智、爱国的晏子,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II.学习第二、三个故事。
1.你还从晏子说的哪些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自己读读晏子说的其他的话,把你有感触的地方在书中进行批注。
2.把你的看法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4.分角色朗读第二个故事,有感情地朗读第三个故事,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把它们排演成课本剧。
(四)课后延伸,迁移运用
1.我们从三个故事中领略了晏子卓越的外交风范,老师这儿还有一段话,(出示课后古文,教师范读)同学们看一看,从中你能不能发现什么?
2.小结:中华五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刚才同学们看到这段文言文就是其中之一,课后同学们可以对照课文再仔细读读这段话,品味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搜集一些古今维护尊严的故事,我们下节课一起进行交流。
以上为《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5
计算公式列方程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注意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格式。
你还能怎样求出花坛的直径?
251.2÷3.14
2、完成试一试
(可以用方程解,也可以用算式方法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小结: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c÷π r=c÷π÷2或列方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00的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八 6
要借助圆柱形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树干的横截面”
3、完成练习十八 7
要让学生理解“拱门的高度”就是相应圆的直径。
4、完成练习十八 9
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来直接比较。
以上为《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
2、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3、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后,遵守相关规则的必然要求。
3、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
1、学生访问、观察、查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信誉卡、保修卡、合同等)。
2、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它们。
3、收集我国古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和格言。
4、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板书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学生齐读。
二、社会生活的各种承诺形式
课件出示20××年“经洽会”签约场景图(是解说有关事宜)、政府向公民做出的承诺。
1、分组思考、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作出承诺,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汇报交流。
3、小结: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作出约定,并依据约定行事。违约要受到惩罚。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承诺,交流自己的调查情况
1、信誉卡小展示。①将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房屋买卖合同、装修合同等展示出来,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②说说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
2、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形式?思考:①签订了合同意味着什么?②谁来读读你的合同?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
③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人们得到承诺和没得到承诺的感觉。
3、政府、村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向市民、村民作出承诺,说明了什么?当这些承诺得以兑现,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承诺,人们因为这些承诺得到兑现而对对方信任着,因没得到承诺而愤怒、失望。
四、总结:现代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信用,社会呼唤诚信
五、作业: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他们。
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合同
协议
措施
……
以上为《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全文内容,如《《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